大慶市凈園公墓是大慶地區***早經黑龍江省民政廳批準并注冊的規范化墓園,創建于1993年,總占地面積24.24萬平方米,已建成墓區64000平方米。幾年來,凈園公墓領導班子及全體員工,按照省、市民政部門的要求,堅持社會化、市場化的發展理念,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通過招商引資,實行經營責任制,推行產業多樣化,全力推進以墓區建設為重點的經濟建設,整個墓園實現了多元化發展,*********增效的目標。先后被評為全省殯葬行業先進單位、全省基層窗口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全市文明單位、質量誠信單位、消費者信得過單位、市直機關先進黨組織。環境優美、功能完備、管理規范、服務******,在社會上享有“人生后花園”的美譽,2007年度被黑龍江省建設廳評為“花園式先進單位”。
建立市場機制,實施招商引資加快了凈園發展步伐。近年來吸納招商企業投入資金5100多萬元,完成了以墓區建設為重點、以改善辦公環境為中心的10多個項目,墓園的生態環境得到了美化,辦公設施實現了現代化。在自己少花錢的情況下,形成了2880多萬元的固定資產。新建各式墓位1793座;新建辦公樓、刻繪間和鍋爐房等辦公及服務設施;1650米的環形甬道、近1.1萬平方米的大型混泥澆灌停車場等基礎設施為喪主出入墓區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樣式雄偉的大牌坊巍峨矗立,使整個墓園更加莊嚴肅穆;建立了計算機服務管理系統局域網,內部管理全部實現現代化,辦公過程全部實現電腦化;墓區全部采取以光纜信息、電視監控、環境音響、電力照明于一體的線路網絡,實現智能化管理。
改革了內部經營機制,積極推行經濟核算降低了企業成本。從2002年起,在全省殯葬行業率先實行了經濟責任制管理辦法。實行經費預算包干。年初由市民政局確定全年行政經費指標,超支不補,結余轉下年,有效地壓縮了行政事業經費。推行預算外資金報批報審制。實行收支兩條線,收入全部納入局財務支付中心管理,集中支付。實行經營責任制。確定創收基數,經營責任人實行年薪制,并且對經濟責任人和全體職工實行超收獎勵機制。
圍繞中心任務,積極探索產業多樣化發展的新思路。構筑了“一業為主,多業并舉,突出重點,整體增效”的產業體系,實現了經濟效益的全面增收。一是堅持加強墓園的生態環境建設,開發各式墓穴,不斷擴大銷售。二是增強環保意識,引入綠色生態園林建設的理念,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提高服務水平。幾年來共種植各種鮮花36萬多株,栽種各種樹木10466株,置草坪6656平方米,綠化面積達9.41萬平方米,綠色植被覆蓋率達到52%。三是充分利用園區大量的閑置空地,大力發展種植業。每年播種耕地50多畝,種植各類應季和反季蔬菜30多種,即解決了職工的吃菜問題,又創造了經濟效益。四是因地制宜發展養殖業。確定了以養殖珍禽為主,以養殖家禽為輔的發展思路,幾年來先后養殖大雁、珍珠雞、三黃雞、七彩山雞等珍禽和生豬近10種、10000多只(頭),既改善了職工生活,又增加了收入。
宣傳與措施并舉,實現經濟效益大幅增加。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服務水平,不斷擴大銷售。適時引入民俗文化,把古老的周易學與現代銷售理念緊密結合,開展特色服務;成立專門銷售機構,配備強干的銷售隊伍,及時進行銷售趨勢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銷售政策,形成一整套科學的銷售管理體系。幾年來營業收入顯著增加,從2001年的300萬元躍升到2007年的2800萬元,取得銷售收入增長速度加快的好成績,位于黑龍江省同行業之前列。
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充分調動職工隊伍戰斗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堅持政務工作公開、公證、公平。堅持大事集體討論決定,定期不定期召開各種會議,對各項工作集體商議,民主決策,使其每項決策能站穩腳跟。并以黨支部為龍頭,以黨員為旗幟,通過開展“親情教育”、“知恩圖報、知足常樂、知責思為”的“三知教育”活動和“榮辱觀”教育等活動,大大提高了黨員和職工的政治素質和服務意識,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工作責任心,引領全體黨員和職工為墓園的發展開拓進取。
突出墓園文化環境建設,打造人文景觀園區。在“環境園林化、葬式多樣化、墓地藝術化、墓碑個性化”的發展理念指導下,墓區規劃根據不同情況設有松濤苑、紫薇苑、紫竹苑、玉蘭苑和櫻花苑5個墓區,每個墓區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和條件不同又分為家族墓區、基督墓區、普通墓區和墻葬墓區等幾大類。整個墓園的立意根據自然與古典的設計手法,以豐富的植物材料形成并體現出人文及自然景觀。2004年以來,本照提升墓園文化品味,增加墓穴藝術含量的總體構思,在園區添置環境景觀石,組織專題活動邀請市級書畫家撥墨揮毫,采集名家書畫,對園區各種建筑物由專家命名、題詞并作詩,立仿古建筑,建立碑林打造園林藝術,使得整體墓園成為了人人贊賞的“人生后花園”。